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引导下,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积极响应,致力于塑造品牌赛事,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2023年以来,玉溪市已成功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19场次,吸引了80多万人次参与,带动了体育及相关行业的消费额达到约10亿元,通过丰富的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与形象。
玉溪市不仅传递了“服务周到、安排妥帖”的办赛信念,还展示了“风光秀美、干净整洁”的城市风貌,以及玉溪人民“富裕幸福、有情有义”的淳朴形象。这一切,注定了玉溪市品牌赛事的独特魅力和活力,成为文体旅融合的新引擎。
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玉溪市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全市已有体育场地9458个,总面积达到584.9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77平方米。同时,在“15分钟健身圈”这一目标下,城市社区的覆盖率已达100%,体育基础设施也实现覆盖乡镇与行政村的全覆盖。
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了为期三年的体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特色在于构建了“一极一心一圈两带多基地”的体育产业布局,并形成了包括“一会二马三赛四基地”的赛事活动体系,致力于拉动体育产业的全链条发展。
赛事保障工作同样得到了高度重视。玉溪市教育体育局成立了专门的体育产业发展与赛事工作专班,设定了“办好一次赛、提升一座城”的工作目标,确保每一个赛事都有一个详尽的总方案及多个子方案及政策清单支撑。这种“1+10+N”赛事保障体系,使得赛事的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得以高效而顺利地进行。
在品牌赛事方面,玉溪市聚焦户外运动、全民健身、竞赛活动以及高原训练等四大板块,致力于打造各类特色赛事。例如,玉昆足球队在过去的赛季中表现优异,提前三轮夺冠并获得2025年中超联赛的晋级资格,“周六七点半,玉溪看球赛”也成为全省球迷的热语,展现了当地足球文化的蓬勃发展。
此外,玉溪市还全力打造马拉松最美赛道,成功举办了首届“玉马”和第六届“抚马”,并邀请了张国伟、钟焕娣、刘浩等知名运动员担任助跑嘉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参与。借助自然资源优势,“两江”“三湖”“九峰”“十八路”等地理特色的结合,使得玉溪成为高质量户外运动的理想目的地,迄今已孵化了超过40项不同的户外运动赛事,包括登山、攀岩、徒步和帆船等项目,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活动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玉溪市教育体育局推动“后省运时代”的体育场馆运营,不仅联动各县(市、区)的体育场馆,还通过设立户外运动训练营地,建立了一个“梯级化、立体化”的高原体育训练服务体系。自实施以来,已承接了中国马拉松、田径、竞走等125余场国内外专业运动队的训练,吸引了超过1.2万名运动员驻训,带动了近4700万元的消费。
展望未来,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将进一步提升赛事的服务力度和质量,尤其在中超赛事服务上,力求完成主体育场的提升改造,助力玉昆足球队在中超联赛中再创佳绩。同时,将丰富马拉松赛事的组织保障,希望把“玉马”和“抚马”两大赛事打造成世界田联认证的标牌赛事。
借助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的策略,将更多的体育赛事融入到不同的场景中,将有助于增强赛事体验与参与感。同时,依托于体育场馆的集群效应,吸引更多的国字号队伍及各省市专业运动队驻训,努力塑造玉溪“高原训练胜地”的品牌形象。
最后,玉溪市教育体育局还计划通过多业态多主体的协同推进,结合网络运动达人助力,扩大玉溪体育的“朋友圈”,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活化体育市场,真正做透“体育+”YY易游体育的理念。
总之,玉溪市教体局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赛事,不仅形成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