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强化赛事与产业的协调联动,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拉动经济和提升形象的“强引擎”。
“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可以为市场主体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陈希表示。
陈希指出,对于赛事企业而言,丰富的赛事供给带动了市场的扩容。近十年YY易游体育来,我国的赛事相关的注册企业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体育赛事相关企业76.2万家,今年上半年已注册8.23万家相关企业。“数量的增长会倒逼这些赛事公司不断创新赛事产品形式,做优赛事服务。”
对主办方而言,陈希称,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最直观的收益是赛事运营收入的增加,比如门票销售、赛事转播权售卖等。同时,提升赛事的品牌影响力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赞助商以及合作伙伴,获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陈希认为,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和提升形象的新引擎,赛事经济的发展,实则是以赛事经济为核心的体育产业链不断完善和重塑的过程。比如冰雪赛事的上游产业——冰雪用品制造业,以我国著名的民族品牌“黑龙冰刀”为例,它一次又一次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跟背后冰雪赛事的竞技需求是离不开关系的;向下延伸,也促进了赛事运营、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视频制作等诸多领域的不断兴起。
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指出,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出台冰雪经济、户外运动等政策,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苏超”“村超”火爆出圈。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消费。
陈希认为,“赛事+”或者“+赛事”这种跨界融合也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比如,“跟着赛事去旅行”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风尚,赛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旅游景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行业的消费提升。“在南京,一张苏超的票根就能够撬动1517元的景区优惠。”
陈希最后强调,赛事经济既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塑造了城市和国家的良好形象。